“慢”画鱼皮!当俄罗斯套娃遇见赫哲族鱼皮画,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
千年时光,传承从未间断。鱼皮斑斓,承载质朴情怀。当俄罗斯姑娘的指尖,轻轻叩响赫哲族鱼皮画的大门,细密鳞纹与绚丽色彩的交融,折射出赫哲族深厚的文化年轮。
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,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,人们总是匆匆忙忙,追逐着时代的步伐。
桑德拉,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姑娘也不例外。在佳木斯生活的这两年中,她时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,总会在不经意间加快脚步。
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踏入赫哲族鱼皮画的奇妙世界。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,不仅让她放慢了脚步,更让她在指尖与鱼皮的触碰中,找到了跨越国界与时空的共鸣。
在祖国的东极,赫哲族鱼皮画穿越悠悠岁月,静静散发着独特魅力。这项古老艺术以鱼皮为载体,经由鱼皮剥离、鞣制鱼皮、裁缝鱼皮、粘贴鱼皮等30余道复杂的古法工艺制作而成,在代代匠人的指尖流转传承。
因仅靠鱼皮故而被誉为“无纸剪纸”。它是赫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,也是渔猎文化的生动注脚,完美融合了时间的沉淀与艺术的创造 ,承载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。
对于桑德拉来说,鱼皮画的创作,是一场与时间的温柔对话。一幅简单的鱼皮画,可能要耗费几天,甚至几周的心血,而复杂的作品,往往需要的时间更长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速度在这里似乎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那份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坚守和对生活的热爱。置身于鱼皮画的创作过程中,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,能清晰地听见时间流淌的声音,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富足。
在黑龙江省非遗传承人马华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桑德拉从鱼皮的挑选、鞣制开始,一步步深入到赫哲族古老又神秘的艺术世界。在创作过程中,她突发奇想,将家乡极具代表性的俄罗斯套娃元素融入鱼皮画创作,别具一格的“鱼皮套娃”就此诞生。两种不同文化,在这小小的鱼皮画间相遇,碰撞出温暖而绚烂的火花。
当她将作品视频分享给远在俄罗斯的家人时,非遗文化以现代传播的方式跨越国界,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。这不仅是手艺的传承,更是一场关于“文化治愈”与“睦邻友好”的生动对话。
非遗是一颗种子,链接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,现在这颗种子在桑德拉的心里生根发芽,同时也会通过更多的人与世界相连,东方文化将叩响世界文化之门。
采 编:富 饶 刘婷婷 华绍亨 周生军 孟 华
责 编:崔 新
内容审核:富 饶
发布审核:付旭红
统 筹:陶 毅
监 制:张宏伟